來源:融水苗族自治縣教育局
發布日期: 2025-06-06 15:25 | 作者:
融教基〔2025〕12號
????
?
關于做好2025年融水苗族自治縣義務教育
陽光招生工作的通知
?
各中小學、幼兒園: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自治區教育廳、柳州市教育局陽光招生專項行動要求,更好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權益,平穩順利完成招生工作,營造良好的教育生態,根據國家和《自治區教育廳關于印發〈關于規范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意見〉的通知》《自治區教育廳關于做好2025年義務教育陽光招生工作的通知》《柳州市教育局關于做好2025年柳州市義務教育陽光招生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現就做好2025年義務教育陽光招生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要求
(一)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權益。各鄉鎮、各學校要嚴格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切實保障每個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要認真排查、嚴厲查處社會培訓機構以“國學班”“讀經班”“私塾”等形式替代義務教育的非法辦學行為。本地戶籍的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或者休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提出申請,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批準。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無正當理由未送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接受義務教育或造成輟學,情節嚴重或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二)科學合理劃定招生片區。縣教育局提前開展生源情況分析,根據適齡兒童人數、學校分布和規模、行政區劃、交通狀況等因素,科學劃定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片區(范圍)。學校招生片區(范圍)確定后,應保持相對穩定。根據招生入學情況需要對招生片區(范圍)進行調整的,要進行科學評估,廣泛征求意見,增強調整的認可度和公信力。??????????
(三)嚴格實行免試入學。所有義務教育學校要嚴格遵守義務教育免試入學規定,不得擅自設定任何限制性報名條件,不得采用考試、測試或者任何變相形式的統一知識性考試方式選拔生源,不得在入學報名、新生報到等環節組織任何形式的面談,不得收取學生個人簡歷或視頻音頻等個人展示材料,不得將各類競賽證書、學科競賽成績、榮譽證書、培訓證明、公開發表成果或考級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或參考。嚴禁以“校園開放日”名義進行違規招生宣傳或考察學生、家長。嚴禁以各類特長生名義招生。根據《自治區教育廳關于做好2022年中小學民族班招生工作的通知》(桂教民教〔2022〕7號)精神,切實做好縣民族中學、思源實驗學校民族班招生工作,民族班名額按各小學的學生數、少數民族學生數進行分配,畢業時學籍必須在本校連續一年以上才可參與民族班名額分配,民族班錄取的學生綜合成績在B等以上。
(四)做好學位保障工作。縣教育局要充分考慮學齡人口變化、城鄉人口流動、新型城鎮化發展,以及當地地理環境和交通狀況、經濟社會發展條件、學生家庭經濟負擔等因素,健全基礎教育學校布局動態調整機制,優化學校布局,探索跨學段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積極擴大城鎮教育資源供給。探索研制多孩子女同校就讀具體實施辦法,加快建立科學合理的義務教育“長幼隨學”入學轉學制度。
二、做好特殊群體學生入學保障工作
(一)扎實做好控輟保學工作。各鄉鎮、各學校要壓實“雙線四包”工作責任和聯控聯保工作機制,做好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組織和勸返工作,確保適齡兒童少年應入盡入,推動控輟保學實現常態清零。要統籌做好易地搬遷安置家庭學生義務教育入學保障工作,對集中安置區的學生要優先保障到配套學校就讀,對分散安置的學生要按片區、按地段安排到周邊相應學校,確保搬遷戶學生與當地學生享受同等待遇。
(二)保障隨遷子女入學。持續推進“兩為主、兩納入”的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入學政策,認真落實關于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和有合法穩定就業、住所等規定要求。全面清理、取消不合規的隨遷子女入學證明材料及其時限要求,不得要求提供學前教育完成證明、生育證明、戶籍地無人監護證明、超過正常入學年齡證明等無謂證明材料。嚴禁要求家長到相關部門開具房產、戶籍等證明,切實保障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隨遷子女回戶籍地就讀的,縣教育局依法予以統籌安排。
(三)做好農村留守和困境兒童關愛工作。按照《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質量提升三年行動實施方案》要求,建立本地農村留守兒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孤兒、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等群體的入學工作臺賬。加強教育關愛,建立學校教師、志愿者等與學業困難兒童“一對一”結對幫扶機制,幫助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增強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能力。建立健全教育、公安、民政等部門信息共享制度,加大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輟學學生勸返復學工作力度,確保應返盡返。
(四)保障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受教育權利。按照自治區文件要求,積極推進融合教育,普通學校應當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適齡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近就便就讀,并為其學習、康復提供幫助。無法到普通學校接受教育的適齡殘疾兒童少年,要通過安排入讀特殊教育學校、送教上門等方式,保障其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對于入學安置有爭議的,由縣級教育局牽頭組織殘疾人教育專家委員會,對其接受義務教育的能力進行評估認定,提出入學安置意見,明確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方式和具體就讀(送教)學校,確保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
(五)認真落實教育優待政策。貫徹落實《廣西壯族自治區軍人子女教育優待實施細則》等文件精神,落實好烈士子女、符合條件的現役軍人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犧牲傷殘警察子女、消防救援人員子女、高層次人才子女、急需緊缺人才子女及政策規定的其他各類優撫對象的教育優待政策,妥善做好入學服務工作。
三、提高招生入學服務工作水平
(一)依法公開招生信息。各義務教育學校要主動向社會公布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工作實施方案、學校報名入學辦法、學校招生入學工作咨詢監督舉報電話、信訪接待部門地址等信息。
(二)規范報名信息采集。各義務教育學校要按照材料非必要不提供、信息非必要不采集的原則,提前明確、廣泛宣傳報名登記所需材料、報名時間和辦理方式。預防接種證明不作為入學報名前置條件,可在開學后及時要求學生提供。應當采集學生基本信息、家庭住址及家長姓名、聯系方式等必要信息,嚴禁采集學生家長職務和收入信息。信息采集工作應在招生入學時一次性采集,不得利用各類APP、小程序隨意反復采集學生相關信息。
(三)提高招生入學信息化水平。按照《關于做好2025年義務教育階段新生入學“一件事”改革落地實施工作的通知》(桂教基教〔2025〕5號),優化招生入學政策,完善招生入學工作方案、工作指引和招生安排,加強操作系統培訓等。全縣各義務教育學校將依托“智桂通”App、“廣西數字政務一體化平臺”開展招生報名工作,同時同步開展線下到學校現場報名工作。
(四)加強編班管理和學籍管理。各義務教育學校要規范實施學生隨機均衡編班,按照隨機方式對學生和教師實行均衡編班,嚴禁以任何名義設立重點班、快慢班、實驗班、特長班、尖子班,不得以分層走班等形式變相分快慢班。原則上,小學、初中所有班級學生數分別不超過45人、50人,堅決防止產生新的大班額班級。要加強中小學生學籍管理,新生電子學籍注冊工作須于10月20日前全部完成,休學、轉學等業務要在10個工作日內核辦完畢。各義務教育學校要嚴格按照國家和自治區中小學生學籍管理有關規定,進一步規范學生學籍管理。嚴禁學校借轉學名義變相掐尖招生,嚴禁為違規招收的學生和違規轉學的學生辦理學籍轉接,嚴禁出現“人籍分離”“空掛學籍”“學籍造假”等現象。
(五)加強學生檔案管理。各義務教育學校要重點做好2025年初中學區生與非學區生的身份甄別,并按類整理歸檔,要將學生信息備案存檔至少三年以上。各初中學校在2025年非學區新生入學通知書上,要明確告知學生將不能享受三年后自治區示范性普通高中定向推薦政策,并完善簽收手續。
四、入學安排及報名時間
(一)縣城小學學區新生入學
我縣縣城學校學區年滿6周歲的小學適齡兒童(2019年8月31日前出生,下同),由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憑相關材料(戶口本、房產證等)在規定時間內到學區小學辦理入學報名手續,或通過移動端“智桂通”App、“廣西數字政務一體化平臺”進行線上報名。因學生及其法定監護人個人原因未能按時報名的,由縣教育局根據學校學位情況統籌安排相對就近入學。
(二)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和隨遷子女入學
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和隨遷子女入學,繼續實施以流入地政府管理為主、以全日制公辦中小學接收為主的政策。確保我縣符合條件的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和隨遷子女入學做到應入盡入。縣城各幼兒園要給每位年滿6周歲的非融水鎮戶口兒童家長或監護人發放《融水苗族自治縣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和隨遷子女入學辦法》(見附件1),并引導家長將子女送到居住服務區的小學報名,或通過移動端“智桂通”App、“廣西數字政務一體化平臺”進行線上報名。??
(三)各鄉鎮小學新生入學
按相對就近入學原則,各鄉鎮小學負責招收本轄區內學生入學。
(四)初中新生入學
小學升初中由縣教育局根據學區劃分統籌安排(見附件2)。
(五)報名時間
報名方式采取線下到學校現場報名和線上通過移動端“智桂通”App、“廣西數字政務一體化平臺”報名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家長可自主選擇其中一種方式報名。縣城小學一年級學區生線下現場入學資格驗證時間為6月28日,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和隨遷子女線下現場入學資格驗證時間為6月29日。學校錄取后公示招生名單,公示期滿后由錄取學校發放入學通知書。鄉鎮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由鄉(鎮)人民政府發放義務教育入學通知書,小升初由初中學校發放入學通知書入學,入學通知書于8月1日前送達家長或監護人手上,確保適齡兒童一個不少地按時入學。小學線上報名時間為6月23日至6月29日,初中線上報名時間為6月30日至7月7日。
五、加強招生入學工作監管和宣傳
(一)加強組織領導。義務教育招生工作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政策性強、關注度高,各義務教育學校要加強招生入學工作的組織領導和工作統籌,細化各項工作措施,確保招生工作有序進行。要完善應急協作機制,制定應急預案,及時妥善處置突發事件,確保平穩順利完成招生。
(二)嚴格監督問責。各義務教育學校要嚴格落實中小學招生入學“十項嚴禁”規定,開展義務教育陽光招生專項行動,全面排查整改存在的問題,暢通舉報申訴受理渠道,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切實維護群眾利益,提高招生入學工作公信力。對因監管不到位、履職不到位造成不良影響或嚴重后果的地方,要依法依規嚴肅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三)做好招生宣傳工作。縣教育局負責將轄區內的初中、小學學區劃分信息、招生政策及時向社會公布,同時印發給轄區學校。各學校做好宣傳引導,加強對招生政策和群眾關注熱點問題的解讀工作,安排專人專班進行接待接訪,堅決杜絕因宣傳內容不規范不準確、宣傳解讀不到位而引發的負面輿情,引導家長樹立科學教育觀念。縣教育局和各義務教育學校要于6月15日前通過新媒體、公眾號、學校正門等媒介公布本學校報名要求及咨詢監督電話等招生信息。
縣教育局舉報電話:5122925(黨政辦公室)
縣教育局咨詢電話:5132912(基礎教育股)
?
附件:1.融水苗族自治縣隨遷子女和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管理辦法(試行)
??????????2.融水苗族自治縣2025年縣城中小學學區劃分
??????????3.融水苗族自治縣義務教育學校2025年秋季學期招生計劃表
??????????4.融水苗族自治縣2025年縣城中小學入學指南
?
?
??????????????????????????????融水苗族自治縣教育局
?????????????????????????????????2025年6月6日
(此件刪減發布)
附件2:
融水苗族自治縣2025年縣城中小學服務區劃分
?
一、縣城初中服務區劃分
1.民族中學:除錄取民族班學生外,再錄取三防鎮小學、懷寶鎮小學、紅水鄉小學的畢業生。
2.思源實驗學校:除錄取民族班學生外,再錄取融水鎮第六小學的畢業學生和融水鎮水東小學畢業的學區生。
3.保桓中學:錄取縣民族小學(除戶口或房產在玉仙路、玉華中路159號至201號單號、古選路、宏光福城、鯉魚巖屯外)、香粉鄉小學、洞頭鎮小學、汪洞鄉小學畢業生和城北小學畢業的學區生。
4.實驗中學(民中南校區):錄取縣第三小學、安陲鄉小學、同練瑤族鄉小學、大浪鎮小學的畢業生和縣第一小學畢業的學區生。
5.丹江初級中學:錄取融水鎮第五小學、融水鎮苗家小鎮小學、古鼎小學、四榮鄉小學、滾貝侗族鄉小學、良寨鄉小學的畢業生和縣第一小學畢業的非學區生。
6.融水鎮中學:錄取縣民族小學(戶口或房產在玉仙路、玉華中路159號至201號單號、古選路、宏光福城、鯉魚巖屯)、融水鎮中心小學(含小榮小學、東良小學)、大年鄉小學的畢業生和融水鎮城北小學(含雙龍溝易扶地學生)、融水鎮水東小學畢業的非學區生。
說明:學區生是指戶口或房產在該校服務區的學生。
二、縣城小學服務區劃分
1.縣第一小學與縣第三小學服務區劃分:以朝陽路中線為界,以南為縣第一小學服務區,以北為縣第三小學服務區;以香山路北1號(含1號)為界,以南為縣第一小學服務區,以北為縣第三小學服務區;以原焦柳線(k1518+496)鐵道口(原依山路鐵道口或原珠砂路鐵道口)至融水火車站鐵軌為界,鐵軌以南(珠砂路)為縣第一小學服務區,以北(依山路)為縣第三小學服務區。
2.縣第三小學與縣民族小學(含師范校區,下同)服務區劃分:從五岔路口至戰備橋(秀峰北路41號)以秀峰北路中線為界,以南為縣第三小學服務區,以北為縣民族小學服務區;從五岔路口往細魚路截至48號(含48號縣水廠)以東及融水大橋橋西開發區為縣第三小學服務區,從五岔路口往細魚路截至49號(含49號)以西為縣民族小學服務區;以玉華中路91號(含91號)為界以北為縣民族小學服務區,以南為縣第三小學服務區。
3.縣民族小學與融水鎮中心小學服務區劃分:以古選路口為界,以北(宏光福城)為融水鎮中心小學服務區,以南為民族小學服務區。
4.縣民族小學與融水鎮城北小學服務區劃分:以疊翠路中線為界,向西延伸至園林路(體育公園籃球館東門一層臺階前公路),向東延伸至鐵坑鐵路涵洞。疊翠路以南為縣民族小學服務區,以北為融水鎮城北小學服務區。
5.融水鎮城北小學與融水鎮中心小學服務區劃分:以園林路中線為界,從園林路30號之1屋前園林路為起點至紫荊苑小區,以東為融水鎮城北小學服務區,以西為融水鎮中心小學服務區。紫荊苑小區子女自選在融水鎮城北小學或融水鎮中心小學就讀。
6.融水鎮水東小學與縣第三小學和融水鎮第六小學服務區劃分:以融水大橋為界,大橋以東為融水鎮水東小學服務區,大橋以西為縣第三小學服務區;以融水二橋為界,二橋以北為融水鎮水東小學服務區,二橋以南為融水鎮第六小學服務區。
7.融水鎮第六小學與縣第一小學服務區劃分:以濟安街145號為界,以北為縣第一小學服務區,以南為融水鎮第六小學。
8.融水鎮第六小學與融水鎮苗家小鎮小學服務區劃分:以苗都大道中線為界(老子山—橫山道路),以東為融水鎮第六小學服務區,以西為融水鎮苗家小鎮小學服務區。
9.融水鎮苗家小鎮小學與縣第一小學服務區劃分:以丹江大道對應的丹江為界,丹江以北為縣第一小學服務區,丹江以南為融水鎮苗家小鎮小學服務區;以丹江橋為界,以北為縣第一小學服務區,以南為融水鎮苗家小鎮小學服務區。
10.融水鎮苗家小鎮小學與融水鎮第五小學服務區劃分:從丹江橋起以羅融二級公路為中線至丹江中學路口,以東、以南為融水鎮苗家小鎮小學服務區,以西、以北為融水鎮第五小學服務區。
11.小榮小學與縣第一小學服務區劃分:以珠砂路140號至原焦柳線(k1518+496)原鐵道口為界,以東、以南(珠砂路)為縣第一小學服務區,以西、以北為小榮小學服務區。
12.小榮小學與縣第三小學服務區劃分:以依山路66號(含66號)路口為界,以東、以南(依山路)為縣第三小學服務區,以西、以北為小榮小學服務區。
13.易地扶貧搬遷戶子女和落久電站移民子女入學安置:苗家小鎮易扶地子女在融水鎮苗家小鎮小學就讀;落久電站移民子女在融水鎮中心小學就讀;苗美家園社區易扶地子女(雙龍溝和鐵坑易扶地)在融水鎮城北小學就讀。
14.融水鎮其他村屯子女入學安置:從細魚路50號至558號和新國村鐵坑屯子女自選在縣民族小學或融水鎮城北小學就讀;新國村大浪溝屯、北府屯、古樓屯、金盆屯、嶺腳屯、白沙屯子女在融水鎮城北小學就讀;融水鎮新安村的小思、盤馬、周村、江口、致意、木莖、新寨坪、移民共8個屯在融水鎮城北小學就讀;新國村和新安村其他自然屯、云際村子女在融水鎮中心小學就讀。新賢村子女可選擇在融水鎮第六小學或融水鎮中心小學就讀。三合村子女可選擇古鼎小學、融水鎮第五小學或融水鎮中心小學就讀。東華村子女可選擇在融水鎮水東小學或融水鎮中心小學就讀。
附件4:
融水苗族自治縣2025年縣城中小學入學指南
?
一、小學一年級入學
(一)報名時間(家長僅需選擇線下或線上其中一種方式報名)
1.線下現場報名:學區生6月28日,進城務工隨遷子女6月29日。
2.線上報名:小學6月23日至29日。
(二)報名地點
1.線下現場報名在縣城各小學。
2.線上通過“智桂通”App、“廣西數字政務一體化平臺”進行報名。
(三)報名材料
1.學區生:家庭戶口本(如父母與小孩不在同一戶口本,則須提供雙方戶口本和小孩的出生證明或父母結婚證)、不動產權證明。
2.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家庭戶口本(如父母與小孩不在同一戶口本,則須提供雙方戶口本和小孩的出生證明或父母結婚證)、父母至少一方在融水縣城居住的證明(房屋租賃合同并附所租賃房屋產權證明復印件)、父母至少一方在融水縣城務工就業證明(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合同、納稅證明、營業執照或攤位租賃合同等3項材料中的任何一項)、特殊要素(父母交五險的證明材料、軍人退役證、工商營業執照)。
二、初中一年級學生報名
在我縣小學就讀的小升初學生由縣教育局統籌安排入學。在縣外就讀小學返鄉就讀初中的學生可在線上報名(報名時間6月30日至7月7日)或到縣教育局線下報名。
融水苗族自治縣教育局辦公室 2025年6月6日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