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筑牢法治根基 《融水苗族自治縣旅游發展條例》將于2025年5月1日起施行
融水苗族自治縣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享有“中國百節民俗之鄉”“中國蘆笙斗馬文化之鄉”等美譽,2016年以來獲評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和“廣西特色旅游名縣”“廣西旅游標準化示范單位”“廣西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等稱號。為全力推進當地旅游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合理開發利用融水的旅游資源,加快打造“文旅名縣”的步伐,融水苗族自治縣制定旅游發展單行條例。
3月27日,《融水苗族自治縣旅游發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自治區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表決批準,將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
該條例立足融水實際,堅持生態環境保護優先,堅持旅游資源保護與合理開發利用相結合,著重在于促進和保障融水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彰顯了鮮明的地方特色。
——突出以科學規劃引領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為提高旅游發展規劃的科學性,《條例》規定了自治縣旅游發展應當按照規劃先行的原則,科學編制或修訂旅游發展規劃和旅游專項規劃。旅游發展規劃和旅游專項規劃應當遵循國土空間規劃以及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相銜接。
——突出旅游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相結合。為加強對旅游資源的保護,《條例》要求對全縣范圍內的旅游資源進行摸排,建立旅游重點資源保護目錄,并作出對應管理措施,堅持突出重點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相結合,一方面,提高旅游資源的利用率,避免一些優質旅游資源被忽略,另一方面,將旅游資源管理規范化、體系化,以更好地對旅游資源進行保護,促進旅游產業發展。
——突出重點打造“百節之鄉”特色文化旅游品牌。為打造適應市場發展需求的旅游業態和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特色旅游品牌,《條例》明確重點辦好蘆笙斗馬節、坡會、鬧魚節、新禾節、花炮節等具有民族特色的節慶活動,打造自治縣特色文化旅游展示的名片和平臺,讓更多游客體驗自治縣獨具特色、豐富多彩的非遺文化,提升“百節之鄉”文旅品牌的影響力。
——突出支持發展新型旅游業態。為充分利用優勢的旅游資源,發展適應市場需求的旅游業態,豐富旅游產品供給,《條例》明確提出鼓勵和支持利用自然保護地周邊自然資源發展自然觀光、生態研學、森林康養等旅游業。此外,還對統籌推進全域旅游發展戰略與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融合,開發差異化旅游產品,打造全域旅游精品特色線路,發展農耕文化、紅色文化旅游以及特色美食等方面作出了規定,進一步明晰了新型旅游業態的發展方向。
——突出服務設施配套和旅游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為給旅客提供更好的服務設施和安全保障,保障旅游產業的健康發展,《條例》對旅游景區景點完善配套信息咨詢、公共交通、供水供電、自駕旅居營地、智慧旅游體系建設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作出了規定。同時突出旅游安全管理,明確了旅游安全工作的負責部門,尤其是針對上位法關于高風險旅游項目和新興旅游產品缺乏具體管理部門職責規定的情況,立足實際、先行先試,提出了由自治縣人民政府按照業務相近原則明確部門管理職責的規定。
——突出講好融水文旅故事。為加強融水文旅品牌宣傳推介,《條例》對從事講解服務人員資質和業務培訓以及組織開展旅游形象宣傳、旅游產品推廣和旅游品牌提升以及利用各類媒體進行宣傳等作出了相關規定,更好地講好融水故事,為游客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和體驗。
《融水苗族自治縣旅游發展條例》的頒布實施,是大苗山旅游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它將以法治的力量規范和引領大苗山旅游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圖為香粉鄉雨卜苗寨景區
圖為夢嗚苗寨景區正月十九坡會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