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苗族自治縣司法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
融水苗族自治縣司法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
?
2024年,融水苗族自治縣司法局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各項目標任務,充分發揮司法行政職能、全面推動司法行政工作,統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取得新發展新成效。現將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報告如下:
一、2024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認真落實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我局作為全縣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的牽頭部門,高度重視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認真組織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相關決策部署。組織全體干部職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始終把法治建設工作擺在司法行政工作的突出位置,積極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年內組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2次,組織全體干部職工行政學習會專題學習3次,并要求局各支部集中學習各項法律法規,通過集中領學、個人自學、交流促學等方式,深入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義和實踐要求,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司法行政各項事業改革、發展,切實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全局工作各方面,為推進法治政府建設貢獻力量。
(二)強化統籌協調作用,推進法治建設有力有序。一是壓實法治建設主體責任。組織全縣56個單位76名黨政主要負責人進行書面述法,督促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報告制度,認真組織整改自治區、柳州市述法專題會議和市委依法治市辦2024年法治督察反饋的問題。二是把牢合法性審查關,助力政府法律事務規范化運行。參與自治縣人大組織起草的《融水苗族自治縣旅游發展條例》,審核重大行政決策1件、行政規范性文件2件,開展全縣涉企文件清理工作,選送參與全市案件評查的5件行政規范性文件均達到優秀等次。全年審核各類法律事務113件。三是發揮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年內收到行政復議申請38件,受理32件,已辦結29件(其中維持6件,調解和解結案17件,撤銷、責令履行結案6件),綜合糾錯率達79.3%。指導、應訴行政訴訟案件35件,復議后引起訴訟案件無敗訴?。四是加強行政執法監督。督促49個行政執法單位綜合監管平臺綁定,使用率達100%。組織全縣150人參與全區行政執法人員資格(續職)培訓考試,合格率95.3%。組織參加重點文化市場綜合巡查監督176場次,積極推進縣、鄉兩級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工作體系建設,在20個鄉鎮設置行政執法協調監督辦公室。
(三)夯實基層治理工作,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一是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第一道防線”作用。全縣各級調委會共排查調解各類矛盾糾紛345件,調解成功341件,調解成功率98.84 %。各級調處機構共調處“三大”權屬糾紛新發案件93起,調結87起,調結率93.55%。二是堅持把社區矯正、安置幫教作為一個整體來抓,預防和減少重新違法犯罪。年內接收社區矯正對象198人,解除矯正190人,終止矯正5人(其死亡1人、撤銷緩刑4人)。截止年底在冊社區矯正對象229人,其中緩刑227人、暫予監外執行2人,無重新犯罪和重大刑事案件,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接收監獄刑滿釋放轉入安置幫教人員171人,建立一人一檔,落實對重點幫教人員的走訪和考察談話。三是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工作,排查在冊涉惡罪名矯正對象21人,安置幫教對象涉惡罪名23人,排查1000余人次,未發現社矯對象、刑釋人員參與涉黑涉惡違法犯罪線索。
(四)優化公共法律質效,提高群眾法治獲得感。一是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推進縣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提檔升級,打造“一站式”法律服務機構。二是完成47名村居法律顧問簽約服務,村居法律顧問為群眾解答法律咨詢1583多人次,起草、修改法律文書92份,提供各類法律服務225件,開展各類法律宣傳213場次;三是實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受理指派法律援助案238件,其中刑事案件62件,民事和勞動爭議案件176件;四是辦理各類公證事項241件,提供上門公證服務12次,為困難群眾提供免費公證服務21次;五是加大律師與法律服務行業的管理力度,年內各律師事務所和法律服務所接收委托訴訟代理782件,其中民事案件639件、刑事案件65件、行政案件74件、勞動仲裁案4件;六是深入企業開展“護企助企、法治體檢”活動9場次,為企業規避法律風險和推進持續發展獻計獻策,助力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五)加大法治宣傳教育,營造良好法治氛圍。研究制定了《2024年融水苗族自治縣普法與依法治理工作要點》《融水苗族自治縣縣級國家機關普法責任清單》《融水苗族自治縣領導干部應知應會黨內法規和法律法規清單制度》等文件,將普法工作納入年度工作計劃,確保普法工作落到實處。通過普法山歌、“法律七進”等方式開展法治宣傳教育。開展各類法治宣傳活動75場次,發放各類宣傳資料5萬余份。開展法治進校園活動35場次,受教育學生2000余人,開展送法進企業9場,進鄉村30余場次,公眾號更新130余期200余條內容。完成香粉鄉香粉村、懷寶鎮盤榮村法治公園建設工作。
二、存在困難和問題
(一)特色品牌不夠突出。在亮點挖掘、總結和提煉方面有待加強,司法行政工作的宣傳和影響力有待提高。
(二)執法協調監督作用發揮有待提升。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力量不足,工作人員法律專業知識儲備欠缺,主動監督意識不強,執法監督方式單一。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持續推動法治建設進程。強化統籌協調作用,推進法治建設有力有序,持續提高規范性文件審查質量,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加強對綜合執法特別是鄉鎮綜合執法工作的監督與指導。充分發揮行政復議職能,提高復議辦案質效。
(二)持續增強防范化解風險意識。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充分發揮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機制,全力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
(三)持續優化公共法律服務。一是加大法律援助力度;二是加大對村(社區)法律顧問工作的檢查指導,不斷提高村(居)法律服務質量;三是加強對律所、基層法律服務所的監督管理,加強對其收費、辦案等環節的監督檢查。
(四)持續推動普法宣傳教育。繼續加大農村法治文化陣地建設,挖掘打造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工作;繼續組織和參加各項法治宣傳活動,組織抓好憲法、民法典等普法宣傳活動;繼續推進“八五”普法規劃實施開展,認真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組織開展各類普法宣傳活動,增強全縣干部群眾的法治觀念和法律意識。
(五)持續抓緊抓實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工作。持續加強社區矯正對象監管力度,防止出現脫管、漏管現象,加強對刑滿釋放人員的幫扶力度,注重對特殊人群的心理矯正,切實防止重新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