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鼎標:扎根苗鄉踐初心 軍人本色映山紅


在融水苗族自治縣四榮鄉的群山深處,有這樣一位“兵書記”,他脫下軍裝卻永葆軍人本色,始終以軍人的堅毅和執著投身鄉村振興事業,5年間先后輾轉江潭、保合、永靖三個行政村擔任駐村工作隊員和第一書記,這位老兵退役不褪色,將部隊的紀律性、執行力與苗鄉實際相結合,用實際行動贏得了村民們的信賴與贊譽,他就是縣政協派駐四榮鄉駐村的韋鼎標。


江潭村:夯實根基促發展
時間回溯到2021年初,韋鼎標剛擔任江潭村工作隊員,便迅速進入角色,全身心撲在村產業發展上。“韋鼎標在江潭村工作非常努力、扎實。”江潭村黨總支部副書記歐仕軍回憶,“他不僅把幫扶聯系的脫貧戶放在心上,還一心撲在產業發展上。”

為鞏固杉木、優質稻、土雞養殖等傳統產業,韋鼎標走家串戶,深入了解村民需求。同時,他協助申報了6條林道產業路,其中一條3.5公里道路已完工。兩年間,他推動完成了產業道路、河流治理、辦公場館等基礎設施建設,新建了江下至四坡屯級道路、加龍至灘頭便民橋,并對村屯道路進行修復。

此外,他充分發揮后援單位的資源力量,為江潭村爭取到捐贈贊助、支部共建等項目,累計物資價值30余萬元。村民們感慨:“韋鼎標如同一顆‘螺絲釘’,哪里需要就往哪里鉆,為江潭村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保合村:攻堅克難煥活力
2023年5月,面對保合村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的困境,韋鼎標臨危受命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初到保合村,韋鼎標便深入村屯調研。牛景屯村民楊元科回憶:“我們屯過去沒有通水泥路,出行不便。韋書記與村支書四處爭取項目,最終讓我們通上了硬化路。”

除了基礎設施,韋鼎標還為村里爭取資金贊助籃球隊外出比賽,豐富文化生活。在他的努力下,保合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戰斗力不斷增強。“他工作扎實、敬業,遺憾的是他在我村駐村時間較短。”保合村黨總支部書記藍廣平言語中滿是惋惜,“在他的幫助下,我們村也摘掉了軟弱渙散的帽子。”

永靖村:產業興村繪新篇
2023年10月,韋鼎標到永靖村擔任第一書記,始終將助農增收放在首位。在縣掛點領導和縣政協機關的支持下,他不僅為村里帶來了竹蓀種植項目,還申請了總投入資金達126萬元的多個基礎設施項目。

“我們引進公司,種植竹蓀27畝,還建設了冷凍等設施,就是要以種植項目帶動群眾就業,讓大伙的錢包鼓起來。”韋鼎標在竹蓀地里,一邊介紹村產業發展,一邊和村民一起鋪料成壟、噴水降溫、放種施肥、打泥覆蓋……手里的活一刻也沒有落下,紅色的駐村馬甲在山野間顯得分外醒目。
作為退役軍人,韋鼎標對永靖村革命老區的發展深有情懷。他積極爭取資金,推動革命老區下大洲農會遺址紀念館主體工程建成,并正為館內布展及配套設施建設而努力:“我們要讓紅色文化‘活’起來,讓更多人了解永靖村的歷史,也為鄉村旅游發展打下基礎。”
如今,永靖村棚上屯、下大洲屯的巷道變得平坦整潔,大力屯新建了木材堆放場,桃江屯河道擋土墻守護著村莊安全,水毀道路也得到及時修復......永靖村不僅摘掉了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的帽子,還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